招商加盟
您的位置:首页 > 展览资讯

聚焦文创—— 遥不可及的艺术品如何走进普通人的视线

发布时间:2017-12-23 来源:界面新闻

摘要: 随着艺术区的开放性进一步提升、艺术展览与艺术博览会更加普及,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品会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消费视野。

原标题:【聚焦文创50条】更好的展览,更活跃的艺术区:艺术品走入千家万户


随着艺术区的开放性进一步提升、艺术展览与艺术博览会更加普及,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品会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消费视野。




女艺术家尹秀珍的新作《七》仍然是用旧衣服缝制而成的。就如同她其他的作品《衣箱》《可携带的城市》都是由旧衣服制作的一样。


尹秀珍出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1994年起,她放弃从事多年的绘画而转向制作装置作品,并由此在国内和国际当代艺坛上崭露头角。她最早的实验性作品是《衣箱》:她将自己曾经穿过的旧衣物一件件叠好放进行李箱中,再用浇铸水泥封存。衣服被封存以后再也拿不出来,就好像是时光被封存以后再也看不到了。这之后,她又创作了《可携带的城市》:这是一个打开的行李箱,里面盛满旧衣服制作的缩微城市景观。衣服是随着人走的,将衣服制作成城市的景观,依附在衣物上的个人记忆也在微缩城市中显现出来。


在尹秀珍的《七》里,不同颜色的旧衣服是“宝塔”的外衣,行李箱的滚轮是“宝塔”的底端,这样的“宝塔”一共有七座。 “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特别密切的,我的许多作品都是从生活中取材的,我觉得生活和艺术不分彼此。”尹秀珍穿过七座“宝塔”,对界面文化这样说道。《七》展示的场地在“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的室外,这里有足够的空间展示她的作品的纹理与色彩,甚至可以强化旧衣服材料本身的沧桑感觉。


  尹秀珍和她的《七》


尹秀珍和她的《七》


尹秀珍的展览是“ART021”的一角。2017年11月8日至12日,第五届“ART021”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行,一批顶尖画廊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5000件名家名作纷纷亮相,《七》也如期而来。 


“我觉得每一件衣服都能代表一个人。不同的人带着不同的味道、气息和社会经历。一般人看不见,都在衣服里了。” 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咖啡厅里,尹秀珍对界面文化讲述自己的创作经历。她平时就很喜欢收集衣服,知道她这个习惯的人,每会过一段时间就“丢”给她一大包衣服。开始她并没有着意归纳,当她的衣服逐渐越积越多,为了更好地保存管理,她形成了一套收集流程——不管内衣、外衣,拿回来统统要洗干净、再拿去晒干,并按照颜色分类。这样一来,做作品的时候把相应的颜色拿来“应用”就可以了。 


尹秀珍对于旧物的艺术处理方式,让人联想起她的丈夫、艺术家宋冬。就在今年,宋冬重新将在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宋东馆》搬入上海的外滩美术馆,作为宋东“50岁“个人大展《不知天命》的一部分。


《宋东馆》是一个由回收的旧门窗和旧家具和其他来自旧居的材料构成的一个双层架构,体现出穷人对于空间高度利用的艺术。在一个他用集装箱改造的 “小时候的家”中,他将床板延伸、垫齐,演示小时候父母和姐姐是如何共同横着睡在床上的,“严格说,这应该是我父亲的作品。” 宋冬在外滩美术馆现场这样说道。


宋冬充分利用了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建筑格局。在外滩美术馆的六楼,一直走到画廊的尽头,可以看见天台上的最后一件作品。一幅霓虹灯牌面向黄浦江,书写着宋冬对自己五十年人生的回顾:“一十无忧,二十不羁,三十不立,四十有惑,五十不知天命”。以此,宋冬将自己的五十岁融入了上海的城市景观中,也将在北京与国外的艺术展览经验代入上海。而这次个展也是2017年外滩美术馆的第一个大型展览。


尹秀珍与宋冬艺术家夫妇,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北京。今年,他们都来到了上海,在不同的场馆展出自己的作品,也同时把自己的生活代入了上海他们的共同选择,正如同业内人士所说:上海长期鼓励国际知名机构、艺术家等携海外艺术精品来沪办展,艺术品鉴赏与消费正在成为上海市民重要生活方式。


《宋冬馆》在外滩美术馆


《宋冬馆》在外滩美术馆


 “艺术人口”:观众的反应热烈超乎想象


上海艺术品行业总体情况如何?据一组2016年上海艺术品产业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上海艺术品经营机构426家,交易规模59.36亿元。专业画廊数量约300家,全年交易额约12亿元;全市举办艺术品交易展会8个,艺术品交易额约8亿元;艺术集聚区3个,总占地面积10.1万平方米,吸引150余家艺术机构入驻。


上文已经提到,优秀艺术家携带自己的艺术精品来沪展出的情形,那么在受众层面,人们对于艺术品的反映如何?在《解放日报》报道的近日举行的2017上海国际收藏论坛暨首届中华古陶瓷科技鉴定国际研讨会上,有10多年艺术行业的证大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戴志康肯定了上海在艺博会还有建立美术馆方面的成就。但也同时提出“艺术人口”不足的情况,据他估计,上海实际的“艺术人口”不会超过20万人,只占据2500万总人口的1%,艺术市场还大有可挖掘之处。


与戴志康的观点相类似,一位业内人士也向界面文化透露道:与北京、香港等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城市相比,上海艺术品产业整体规模相对偏小,交易活跃度不够。以2016年为例,上海地区画廊数量占全国画廊总量的约十分之一,上海地区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占全国拍卖市场总额的6%左右,与位列第一的北京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近日,上海颁布的《文创50条》对于艺术品行业,提出了优化艺术品产业格局的要求,“优化艺术品产业格局”具体表现为:加快推进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艺术集聚区建设,支持艺术类文化创意园区发展,鼓励举办环艺术院校艺术集市。支持上海艺术博览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全国高等美术教育成果系列展等本地艺术博览会发展,支持全国性艺术展览落户发展。


在以上的具体要求中,与“挖掘艺术人口”最为紧密相关的就是艺术类文化创意园区、上海艺术博览会及艺术展览。不同于专业画廊或专业博览会,艺术文化创意园区与大众艺术博览会以及展览面向公众开放,也由此提供更丰富的培育艺术品消费主体的机会。


据该业内人士介绍,虽然艺术品交易市场的门槛及专业性决定了其受众的范围,但是近年来上海大型商业综合体主动打开空间举办特色艺术展览,已经探索出艺术与商业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国内外艺术品机构在沪举办专业艺术展览、学术论坛及艺博会的热情高涨,美术馆、图书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举办面向市民的艺术类公益普及讲座和课程,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使得市民的艺术鉴赏能力也显著提升。


以近年来在沪上掀起全民观展热潮的展览为例,可一窥普通观众对于艺术以及艺术展览的热情。2014年上海的k11商场举行“莫奈特展”,成人单人票价100元,参观人数达到40万人次。2015年,由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与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敦煌博物馆协办的 “敦煌:生灵的歌”大展,票价从工作日的50元浮动至周末节假日的80元,参观人数达到30万人次。2017年,上海博物馆展出的大英博物百物展的参观人数达到38.4万人次,可以现场排队入场,也可团队预约或是夜间预约;一时间一票难求,异常火爆。 


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上海博物馆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


“莫奈展”“敦煌展”“大英百物展”的空前热烈程度,充分地体现了上海这片土壤孕育市场主体的可能性,而建立在艺术教育、艺术欣赏之上,普通人参与展览、参与艺术博览会、参与艺术交易,也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分析近年来上海艺博会各参展画廊的销售情况,可以发现:除了专业藏家和投资者继续购藏名家名作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客户群体购买艺术品的主要目的,是用于美化家庭居室或办公环境。目前,这个市场需求甚至占据了整个艺术市场的主流。与这个趋势吻合的是,今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也正以“为生活添彩”为主题,切中了普通人购买艺术品的重点。随着上海艺博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本地艺博会逐步提升竞争力与影响力,未来可期会有更多的艺术品走进本地、长三角以及全国的千家万户。

 

艺术园区:艺术走进生活,艺术聚集人气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话题逐渐热度上升,许多欧洲城市诸如法国马赛、苏格兰爱丁堡、芬兰赫尔辛基在以艺术深入社区、调动公众参与方面有着令人瞩目的表现。就在今年,中国香港的西九文化区也计划着将艺术展厅与演出空间、自由空间结合,以此吸引更多的观众愿意来参与艺术及享受艺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在城市建设、技术创新、金融服务、区域辐射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在艺术园区开放性建设、激活公众艺术兴趣等方面又有哪些新举措?


据这位业内人士透露,在艺术园区方面,除了加快推进浦东外高桥、徐汇滨江艺术集聚区建设以外,上海艺术品产业还将会鼓励社会力量利用工业厂房、仓储用房、传统商业街等存量房产、土地兴办特色艺术集聚区。


上海已有一批用老厂房、老建筑改造的艺术区。莫干山路50号的M50艺术区,原为近代徽商的家族企业——信和纱厂,解放后更名为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上海春明粗纺厂。现在仍是苏州河畔保留最为完整的民族工业建筑遗存。位于杨树浦路的2866号,原来是创建于1921年的上海第十七棉纺厂所在地。位于虹口沙泾路的1933老场坊艺术区原来是上海工部局宰牲厂。北外滩111艺术园区的前身为上世纪20年代英国人建造的粮仓。


鼓励社会力量将老厂房变为新兴艺术区,体现了上海对于艺区术聚集人气,艺术更新生活的认可。这也令人联想起今年10月,在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来自罗马尼亚的锡比乌国际戏剧节总监康斯坦丁·希拉克(Constantin Chiriac)所介绍的“文化工厂”项目。“文化工厂”强调以艺术的魅力将历史地点复活,“我们并没有大楼,并没有这些非常富丽堂皇的艺术中心,就用工厂作为艺术发生的地方。一个广场也好、一个行人通道也好,都能成为艺术空间。”康斯坦丁·希拉克介绍道。


在上海的众多艺术园区中, M50堪称独具特色。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薛松将个人工作室搬入M50。2005年,市经信委正式挂牌M50创意园,至今,园区已经经过14年的发展沉淀,不仅拥有20多家艺术家工作室、画廊还有公关公司、咖啡馆等业态齐聚发展。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在画廊里观看购买艺术品,也可以在咖啡馆里消闲娱乐。在前述这位业内人士看来,M50的发展之路,正是文创产业从简单利用空间到有产业业态的集聚,从粗放型管理到有主题有特色的规划,从单一的厂房租赁到园区物业增值服务等一系列嬗变的过程。


M50园区


M50园区


起初,M50园区以专业观众为主。正从两年开始,园区内所有的活动都强调“公共性”,对公众开放。就在今年,M50举办了首届少儿创意艺术大赛,期待以美术教育的契机,将少儿艺术带入普通人的生活。自6月启动,至8月截止,少儿创意艺术大赛共收到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5000余幅参赛作品。这次大赛不仅调动了公众对于艺术的积极性,也将创作与展览有机地结合起来。正如业内人士向界面文化透露,优化产业格局方面,需要鼓励现有的艺术集聚区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园区对画廊、艺术机构、艺术家的集聚能力和孵化功能。园区不仅仅是艺术家工作、艺术品展示的地方,更是集聚人气、盘活交易的场所。


上海这座城市在文化教育、艺术普及等方面有着雄厚基础,上海市民对参观各类艺术展览及购买艺术品也体现着越来越浓厚的兴趣,这都为上海艺术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将来,上海将努力建设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随着艺术区的开放性进一步提升、艺术展览与艺术博览会更加普及,曾经遥不可及的艺术品会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和消费视野。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分享: 更多
用户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赶紧抢第一条评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