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个以瓷器扬名的国度,却鲜少有人了解中国瓷器的鼻祖──越窑青瓷。它是最古老的瓷窑,持续了千年,并以青碧透亮的釉色影响后世的审美。巅峰时期的秘色瓷更为它镀上一层传奇色彩。它像陶瓷界的一代宗师,功成身...
越窑青瓷,陶瓷界的“一代宗师”
作为一个以瓷器扬名的国度,却鲜少有人了解中国瓷器的鼻祖──越窑青瓷。它是最古老的瓷窑,持续了千年,并以青碧透亮的釉色影响后世的审美。巅峰时期的秘色瓷更为它镀上一层传奇色彩。它像陶瓷界的一代宗师,功成身退后,留下了让世人念念不忘的“月染春水”与“千峰翠色”
苏州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是一个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它光洁如玉,釉色如湖水般清秀透亮。碗壁上是莲花的浮雕纹样,盏托如荷叶般微微翻开。看上去就像一朵绽放的荷花,荡漾在一池春水间。这是1956年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发现的。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五代秘色瓷莲花碗
陕西法门寺也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现一只秘色瓷八棱瓶,釉色如远山青翠,颈直修长,腹部有八条棱形,如一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这两个器物的发现,让人们确信,中国瓷器上最神秘的瓷器──秘色瓷是真实存在的,它真如诗人所说“夺得千峰翠色来”。
八棱秘色瓷净水瓶
八棱秘色瓷净水瓶
类玉似冰的青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的精品,产于浙江余绍地区。说起瓷窑,人们会想起宋朝的官、哥、汝、定、钧窑等,但越窑比它们年纪更大,也更长寿。从东汉兴起,衰落于南宋,“活”了近千年。越瓷线条流畅简洁,纹样素雅,以花草、人物为主。造型多样,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是动物造型,有鸡头壶、虎子等。到了唐朝多是瘦高的器物,也有荷花边的碗盘。从那时就经“海上陶瓷之路”远销亚非各地。
越窑青瓷纹胎灵芝纹伏兽枕(唐)
越窑青瓷蹯龙罂
越窑青瓷以釉色取胜。从一开始青中闪黄,渐渐变到唐朝的清纯透明。越瓯是文人雅士的心头爱,诗词里常见它的倩丽身影。如孟郊诗云“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说它色翠如荷叶。施肩吾则说“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说它让搅动的茶汤如袅袅绿烟。陆龟蒙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更是描绘出这种层山叠翠的青。“茶圣”陆羽的评论更让人绝倒,他说越瓷 “类冰”、“类玉”,能完美地呈现茶汤的绿与甘。
越窑青瓷莲叶带托茶盏
越窑青瓷划荷叶纹海棠式杯
而巅峰之作秘色瓷,直到唐代晚期才出现。据考证,这得益于瓷土和装烧方法。当时人们发明了匣烧工艺,就是将瓷器胎体放在匣钵中烧制,让胎体与火分离。这样能更好地高温还原,保证其色青如初。在上林湖越窑的遗址,还曾发现被釉料密封开口的匣钵,或许这也是秘色瓷特有的装烧工艺。
成于官窑,败于官窑
一直以来关于秘色瓷的名字来源,有各种说法。有人说秘色是指青色之意,或是越窑一个时期的代称,而最常见的说法是秘色瓷为贡品,“臣庶不得用”,所以是神秘的瓷。因为五代后期,越窑属的吴越王国每年要向宋朝廷进贡,也包括了秘色瓷。据记载一次就有10万件秘色瓷。虽也有人说秘色瓷做贡品并非从五代开始,像法门寺的秘色瓷当也是按唐朝统治者的需求生产的。可是,秘色瓷作为贡品的生产方式,却导致了宋代官窑制度的产生。
可是,秘色瓷的烧制直到今天仍然是个谜。因为从宋开始,各瓷窑都找不到它的痕迹。连乾隆帝也说,“李唐越器人间无”,天子都难睹其芳容,可见其之稀珍。
因为宋朝官窑制度的建立和兴起,有了更多同样美得让人心动的青瓷,也让当朝统治者可以就近选择。渐渐地,越窑不像以前那么受重视,技艺也渐渐没落,直到北宋末南宋初衰落,再难复昨日的辉煌。
越窑青瓷蟾纹水丞(顶部)
越窑青瓷蟾纹水丞(侧部)
有人说越窑青瓷是“母亲瓷”,但它更像是“一代宗师”,它是陶瓷的开端,更承担了引领审美的使命。秘色瓷则是它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功成名就后,它便悄然退出历史舞台。留给我们那一弯澄澈绿水,那一抹叠翠山色……
北宋青瓷镂空缠枝纹熏炉
越窑青瓷鸳鸯砚滴(五代)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