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年8月21日下午3点,《蜃景—陈俊艺术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展厅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展览由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主办,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先生担任策展人...
2021年8月21日下午3点,《蜃景—陈俊艺术展》在北京锦都艺术中心展厅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展览由北京锦都艺术中心主办,由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先生担任策展人。展出艺术家陈俊绘画、装置作品共 17 件。
开幕活动现场艺术对话会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开幕活动现场
开幕活动上举行了艺术对话会,由策展人杨卫先生和荣剑博士共同主持,出席对话会的嘉宾有:
杨卫: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荣剑:锦都艺术中心董事长、艺术总监,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王端廷: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批评家;
徐虹:著名艺术批评家;
王春辰:著名美术批评家及国际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博导,现任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
张国龙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当代艺术家;
范晓楠 :著名艺术批评家,清华大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后;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导;
高岭: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
何晋渭: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韩国三育大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亚洲现场艺术中心创始人;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嘉宾们先后发言,对陈俊老师的“蜃景”艺术展绘画及装置作品进行了精彩评价与分享,作品艺术风格独特,识别度高,有时代国画国际风采。众多的艺术爱好者参与了此次开幕活动和艺术对话会。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7日,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10:00至17:00,欢迎您到展厅观看。
《蜃景—陈俊艺术展》
艺术对话会摘要
杨卫:主要是两点吧,一个就是陈俊从传统山水画里面把这个笔墨提炼出来,把语言纯化以后,成为一个当代的这样的一个形式,但是他又没有完全走向抽象,这个很有意味。另外一点呢其实陈俊还是维度很多的,就是气泡膜的这个类型,他这个抽象语言,或者说他这个笔墨语言的一个视觉转换,或者说一个当代的一个转换,这个空间我觉得还是蛮大的。两个方面来看, 它从我们这种传统艺术转换到当代的一种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样的一个视觉经验。
荣剑:我在理解陈俊的作品的时候,它的最主要的、鲜明的这一种特点,我也为他这次展览写了一篇文章,我说他个人未必形成了个人的家法,家庭的家,但至少在我们现有的绘画史里面,我们还很难看到这种语言的表达,这种风格的呈现是他的一个特征。
艺术对话会现场
王端廷:陈俊在中西融合的问题以及传统的现代或者当代转换这个问题怎样解决或是回应的呢,在我看来应该是风景画的山水或者是山水画的风景,而且更适合这种风景,陈俊作品有西方焦点绘画的特征,抛弃了传统这种写意,因此他的画面里头没有我们传统山水画所看到的所谓的气韵生动,它更多的带有一种理性主义的或者是一种实证的色彩,他把这种传统山水所没有的色彩、光、空间引入进来,他这种点彩式的、或者是像素式的创作方式在绘画形式上做的一一探索,在语言、材料、形式形成突破,形成了个人特色。
王春辰:陈俊这些年一直在往前推进,形成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觉观感,说实话,这么多年看过的能够记得住有印象的陈俊作品肯定是其中之一,从这一点来讲,这个方法语言应该说是很独特,也保持了它持续发展,也能够在画面上不断的展示出来。当然现在因为他是以山水为基础,我想这个东西能不能再往前走,需要智慧,其实我也很想说,能不能把这个山水直接转换?甚至做出来的结果,不是图像,不是一个可识别的,我们期待就在今天、此时此刻的中国,特别是像陈俊这个年段的艺术家正是处于一个更大突破中.有前面的积累,再往前走,感觉陈俊还是可以的。
何晋渭:总体来说我觉得陈俊下一步要面临一个更大的挑战。从我的角度,第一个问题:是不是必须把山水作为一个一生的信仰?其实这个实际上我觉得是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山水艺术家可以考虑,我们现在是没把自己当作一个山水艺术家来谈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陈俊在下一步在已有的一个良好平台和基础上,将自己在思想和观念上来一次大爆发,在那个基础上,就是说将来可能不管山水、宣纸还是其他东西,不要对你的限制,应该是追求自由。
艺术对话会现场
高岭:很可贵的是他找到了自己的一种至关重要的方式,陈俊的作品确实是高度的辨识度,这个对于视觉艺术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视觉艺术它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最基本的特点就是要见所未见啊,我相信呢随着这个展览和不断的传播啊会让更多人熟知,虽然找到了手法但还需要更加成熟,不要过于沉迷于对技法的开掘和发现。
徐虹:在他的画里,我充分能看到中国文化现在所面临的这种现代性的问题:一方面现代文明对他的吸引,一方面他又不能去掉古代的传统的文化。作品里面出现的这种矛盾性越多,我们看到的这种沉重,看到的历史,看到我们内心的情感,我们所追求和我们期待的东西就越多,这是属于中国的这种矛盾,并不是哪个艺术家或者哪一群艺术家,而是我们这个民族在整个意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过程。现在我觉得这个画的好处是给我们想到了那么多问题,他的画很有看头,但是关键是他的画怎么能画到极致,怎么把这种矛盾的冲撞的这种激烈的纠缠和斗争,这方面怎么在画面上展示非常的充分,这是陈俊要思考的。
张国龙:陈俊的作品里边有一个特别值得的尊重的就是一种“坚守”。实际上他的性格里是想突围的,个人觉得从他的坚守、突围,包括他的边界,这是一个关键时期,这种突围在坚守的情况下要有所挑战,那么挑战是什么呢?建议做减法,沉浸在一种技术里面是没有问题的,但方向上要更明确,
作为锦都来讲能做成这样的展览,包括绘画带有装置,这也是一个突破。
艺术对话会现场
范晓楠:其实是作为一个年轻艺术家来说陈俊非常有突破的,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我们日常生活,他的画面当中其实真真切切的呈现了我们今天当代人的内心深处,心理的视觉的感受,其实是被陈俊捕捉到了,当我们现代人面对这样的一个传统的笔墨材料而表现当下的生活的时候,我们的困境就在于我们的这种笔墨语言如何能表现这种霓虹闪烁。
我们也期望这样的一个年轻艺术家,他对于这种中国绘画传统文脉的推进,要有继续的一个探索的精神和内观的一个力量,让这种国画的这样的语言方式,能更加的代表我们今天的中国人的当代的一个感受。
如果我们还是以这种传统的这种国画山水为根脉的来拓展它,来推进它,来用我们这样的一个典型的符合,甚至是说我们的一个山水精神,它不是一个图示,它是一个中国人的一个命脉的一个精神。
所以他是非常一个重要的一个这种精神上的引领的时候,我想这样的一个艺术家,他肯定会在世界上代表中国发出声音。
郝建:我一进来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他的作品辨识度很高,画画的人很不容易的,今天能让你认出来,让你记住是非常非常难的。
他在宣纸上打破两维,达到三维,你别看就这么点厚度吧。他的这个肌理是非常非常新的,这个方法我觉得有观念的东西在里面,国画领域里面,反正我没看到过,我认为就凭这一点是有突破的。我看到的是一个从现实联想到抽象的一个曲线。
陈俊:我这个展览不大,但邀请的嘉宾都非常强大!很感恩各位老师对我这个艺术上的晚辈的支持,每一次个展都是一次小小的总结学习,每到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些瓶颈,今天难得的机会面对自己的作品听各位老师的高见,受益匪浅!刚才各位老师说的很多意见对我有很多启发,让我在艺术更加上更加明确。
接下来我会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问题意识,艺术本体上来做更多的思考,超越文化身份,把自己放到更高的全球语境中来挖掘水墨的精神价值,这个需要更高的修养,艺术道路无止境,需要思想来开拓,这个展览作为一个阶段的小结,也是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我会坚持下去。
北京锦都艺术中心董事长、艺术总监、著名艺术批评家荣剑先生致辞
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秘书长,湖南师大美术学院教授,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本次策展人杨卫先生发言
著名艺术家、策展人,韩国三育大学研究生院特聘教授,亚洲现场艺术中心创始人何晋渭先生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批评家,王端廷先生发言
著名艺术批评家徐虹女士发言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国龙先生发言
著名美术批评家及国际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博导,现任中央美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先生发言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高岭现场发言
著名艺术批评家范晓楠女士发言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先生发言
艺术家陈俊先生现场发言
展览现场作品
《霓山NO.2》119x152cm 纸本 综合材料 2021
展览现场作品
左《静夜思NO.21》右《静夜思NO.22》
展览现场作品
《霓山NO.1》 110x151cm 纸本 综合材料 2021
展览现场装置作品
气泡膜系列 装置《泡影》
展览作品局部
开幕现场嘉宾与艺术家合影
北京锦都艺术中心
当前展览 | 《蜃景—陈俊艺术展》
2021.8.18 - 2021.9.17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