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对于如何“确真”,笔者倾向于在目鉴基础上进行的运用科技手段对器物进行“科鉴”。简单地说,称为“双轨制并行”的鉴定。对于目鉴不及格的器物,不用再进行鉴定。
原标题:对古瓷器“确真”的若干思考
国家级协调和社会合力,是推进文物科技鉴定的前提!
时下社会上对古代瓷器??的鉴定,常常是莫衷一是,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肯定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遏了人们的收藏投资热情。加上赝品肆虐,恶化了投资收藏的环境。因此,对于艺术品流转主渠道的艺术品拍卖业来讲,唯一的对策,是在古瓷器的鉴定断代上做足功课,进行“确真”,以打消购买者的顾虑,切实地促成买卖行为,实现“藏宝于民”和艺术品拍卖业的真正繁荣!
而对于如何“确真”,笔者倾向于在目鉴基础上进行的运用科技手段对器物进行“科鉴”。简单地说,称为“双轨制并行”的鉴定。对于目鉴不及格的器物,不用再进行鉴定。而对于目鉴合格 的来说,这就等于加上了一道保险,对此,相信拍卖业是能够接受的。
一、现有社会对公众公开使用的科技鉴定古代瓷器的方法。
目前比较实用和社会有过实战经验的科技检测古瓷器年代的检测方法是:
1、热释光测年。
通过测量热释光量确定烧制年代。一件古陶瓷在它被烧成之日起,便不断地吸收和累积外界的幅射能量,这个能量和烧成后的时间长短有关。
“热释光”方法就是通过测量这件古陶瓷内累积的幅射能,从而确定烧成时间的长短,达到断代的目的(如同数树木的年轮就能判定树木的年龄一样)。
由于该器物的生成时间信息完全储存在它本身中,因此只需在该器物上取样检测即可断代,所以这是一种绝对断代方法。
目前科学识别人工辐照作伪虽然已取得进展,但还没有达到实用阶段。这种检测,明显的缺点是要打洞取样,为了识别人工作伪需要在不同位置的多点取样分析。热释光检测在陶瓷器等硅酸盐材质文物的鉴定实践中能起到重要作用,可望给出其烧制的绝对年代。根据实际应用,比较适合唐宋及更早时代的古瓷器检测。海南和广东有进口组装仪器供应,售价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
2、北京某单位推出的针对古瓷器鉴定利用某种仪器进行检测的“釉质老化鉴定”。了解不多。
3、北京某古玩城入驻的某单位推出的利用目鉴和2-3种科技仪器对古瓷器进行综合性科技检测的确真方法。了解不多。
4、EDX-3600L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仪检测。
目前比较实用的通过化学成分测定的断源和断代的间接分析方法是: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检测,即大样品室X射线荧光检测。 这种检测是以X射线照射到样品表面,利用能谱测定各种元素被照射后产生的X射线光子的能量和强度以此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方法样品处理很简单,分析速度快,测量元素范围广,配合适当的标准参考物可得到较好的准确度,对样品表面无损伤,在仪器定制时加装能抽真空的大样品室,就可以进行大器物的无损测试了。综合这些优点,可以认为它是目前进行古陶瓷无损鉴定比较好的一种方法。该检测利用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检测的古陶瓷标准陶瓷片样品成果为仪器标定基准标样,一次性同时分析古陶瓷标本胎和釉中Na2O、MgO、Al2O3、CaO、Fe2O3、K2O、MnO、SiO2、TiO2、As、Cr、Cu、Co、Mn、Ni、Pb、Ti、V、Zn、Zr、Ba等化学成份含量,再对照中国古陶瓷数据库便可以达到断代断源的功效。实际使用中,该仪器依据国内权威的标准数据库软件进行操作,其测定结果准确程度相当高。由于该科技鉴定避免了许多人为的不确定因素,而且不同机构作出的科技鉴定结果往往可以重叠(也就是经得起复检),这样就有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标准。实践证明,该设备业已显现出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其缺点是,由于我国古陶瓷各朝各代生产窑口众多,如元代就有青花瓷多地生产和龙泉窑窑口众多等因素,造成现有的样本数据库尚不能完全涵盖,在检测中也会带来不少遗憾。随着标准数据库的不断完善,相信此类缺憾是完全可以解决的。 在实战中,可以采用“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不断完善!
根据某地运用本仪器实战的一部分经验。数据库的适用性还是比较广泛的。
比如,对清三代青花、粉彩,检测合格率高。而对同期的珐琅彩,检测合格率就低。反过来似乎又可以证明,有关科研单位样本的涵盖率不高。
又比如,对明代永乐、宣德、成化三朝青花的检测合格率较高。对成化斗彩的检测合格率也高。但对万历五彩的合格率就不高。
再比如,对元青花的检测,合格率也不错。而对宋代钧窑器的检测,却给出了元代钧窑的结论。(上述检测都是先行通过了严格的目鉴基础上然后再进行的科鉴。因此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我们认为,事实上这种比较先进的科技检测方式的核心并不是光谱仪,而是一个强大、权威、涵盖面足够广、涵盖时间足够长的数据库,光谱仪本身只能告诉你一件陶瓷器的成分含量,打出的是一连串的化学元素的百分比,只有和数据库比照之后才能给出鉴定的结论。
上海硅酸盐所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对古陶瓷各时期、地区、窑口等方面的成分分析和数据统计,这个庞大的中国古陶瓷微量元素组成数据库就是在半个多世纪的统计基础上所建立的,也是国内外率先研制成的古陶瓷元素分析专用标准参考物。
江苏昆山有进口组装产品供应,售价也就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目前已知全国多城市已配置了该仪器,有的已使用了6-7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该仪器人员操作也比较简便。
二、全国目前开展古瓷器科技检测相关课题研究的科研院校及其研究课题介绍。(基本上不对外公开进行科鉴)
目前,国内科研院校的古陶瓷无损伤鉴定研究,主要是针对古陶瓷胎、釉成分、烧成温度、烧制时间、显微结构等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其主要采用同步辐射X荧光、PIXE和X荧光、热释光、XRF定量分析等方法。而这些方法的使用,是需要标本数据库及一整套先进设备支持的。据不完全了解,主要有以下几处:
1、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该所已建立约含有数千个标本的数据库。其中景德镇古瓷器胎、釉的主、次、微量元素数据比较多,可以作为鉴定景德镇瓷器的初步依据。现他们仍在继续收集相关标本进行测试。
另外,该数据库中还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越窑青釉瓷和南宋官窑瓷的数据,同样可作为初步鉴定的依据。与此同时,他们采用陶瓷烧制工艺制备了一套陶瓷专用标准参考物,这套标准参考物的主次量元素与一般瓷器的实际情况相符,其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也基本满足了中国古陶瓷测试的需要。各种检测表明,其所含各种元素的分布十分均匀,标准参考物质也接近瓷器标准,这就为XRF的定量分析和中国古陶瓷的科技鉴定提供了基本保证。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校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展文物产地及其矿料来源的研究。最初,几乎所有的工作都与探索文化交流相关,其研究对象也主要是古陶器。
该校利用古陶产地分析的信息来探索古代社会的经济结构,这在国际上还是第一次。近年来,由于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业已开展了汝瓷微结构和景德镇官窑青花瓷器的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完全具备了开展中国古陶瓷科技鉴定的研究基础。
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该所建立了实验参数可控的专用装置,对无损测试的实验参数进行了分析探索,以便确定最佳实验条件,并将XRF和SRXRF等无损方法和INAA等有损方法,通过对相同古瓷样品的测试,进行了初步的对比研究,旨在确立不同方法之间测试数据的转换关系。此外,他们也开展了古陶瓷标准参考物质的研究工作。
4、陕西科技大学(原西北轻工业学院)。该校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即初步建成“中国古陶瓷胎釉化学组成数据库”,随后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合作对其进行了完善和补充。与此同时他们利用XRF测定了耀州窑出土的历代瓷片和陕西汉阳陵出土的陶俑的微量元素组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类古陶瓷的微量元素特征及判别函数进行了研究,为古陶瓷的断代断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他们还在考古工作者的支持下,通过对耀州窑、长沙窑、磁州窑以及越窑等窑口不同时期逾千种典型器物的复原图进行的扫描或数字照相——数字化——建库工作,初步建立了中国古陶瓷器型结构数据库,并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耀州窑出土的碗与钵的器型结构参数进行处理,分别研究了它们的演变规律,并得到了依据器型结构参数进行辅助断代的判别函数。
5、上海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该所利用PIXE方法开展了中国古陶瓷、古玉器和古代书画印章印泥的分析和鉴定工作,业已积累了相当规模的数据库和丰富的经验。
总的来看,目前科研院校开展的此项科技鉴定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还需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新形势下,亟需各科研院校,能够配合社会,为社会公众推出适用、价廉、针对性强的科技鉴定古瓷器的检测服务。( 有科学家还介绍说,在现有的科技鉴定工作中,众多的元素分析技术,如大样品室X荧光、质子激发X荧光、同步辐射荧光等业已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众多的结构分析技术,如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在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纸张、印刷品等文物鉴定中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目前社会上古瓷器科技检测的市场还很不规范。
1、各自为战,无人管理。以EDX-3600L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仪为例。各城市、各单位均是自行购入仪器设备和光盘数据库,自行派员去接受操作培训。但均缺少适合日常管理的规范和规程,导致日常操作随意性强。也未建立起对检测结果的存档制度,不便于对所鉴定过的古瓷器进行检测结果的事后核对查验。这实际上是对送检消费者的一种不负责任!
2、各类检测机构收费高昂。有些高校和研究所,虽未公开对外,偶有熟人介绍,也是收费昂贵,单件收费4000-5000元是常事。对社会公众开放的EDX-3600L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仪检测,收费也从单件收费1000-5000元不等。毕竟收藏队伍中大部分为工薪,如此收费实在太高了。
3、国家有关部门对检测机构的设立、仪器检测手段(科学仪器的各类学名)的适用,仪器操作规程和使用中的日常管理尚未作出规定和提出说法,导致社会即使对科技检测有需求、有认可,仍然觉得无所适从!
四、对规范古瓷器科技鉴定的若干建议。
1、尽快成立国家级对建立和完善针对古瓷器等有关古文物科技鉴定的领导小组,以加强权威性和协调性,避免扯皮和低效率。(时下,社会上各类“鉴宝”节目热闹非凡,民间的文物收藏热潮持续升温,作为主管部门的态度引人注目。而问题的实质是,目前文管和文博、文化系统,对社会上流行的和对科研院校所研究的科技检测手段却并不熟悉,且并不热心,本身急需补课。)
本来,在进一步完善对文物的科技鉴定方面,文博系统似乎是最有发言权的。但长期以来,文博的工作,一向只侧重于入库和展览、展示,考古和修复。学术也仅限于内刊交流,少有参与民间事务。在对文物的目鉴上,自诩正统,看不起民间“草莽”,更谈不上与之合作。由于经费和思路所限,也少有购买和尝试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手段。
而文管更是不知所重,流于形式的管理,少有对文保对科技实用的探索。文化部门历来与文保没有关系,只是最近才参与进来。而其目前更多的管理思路似乎侧重于对纸质当代艺术品的关注。所以说,这些部门是需要补课的。
教育和中科系统的相关院校、研究所,基本上也是各自为战,少有交集。而对科研成果的认定,似乎也缺少果断的结论和敢为人先的勇气!
2008年,就有国家文物局领导承诺要出台《民间收藏文物鉴定管理办法》,以保护收藏者的合法权益,但却至今未见出台。(见2008年03月14日北京晨报)。
2014年10月底,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授权7家国有文博单位向公众开展民间收藏文物鉴定试点。但至今在社会公众中却反响平平。相比之下,广东省文物鉴定站是7家中业务开展得最好的,配备科技含量较高的热释光设备,可以检测瓷器、青铜器等,收费标准是每件最低30元最高100元,但同样不估价也不出具证书。显然,这7家单位对试点并不热心,鉴定处于“空口无凭”的状态。
在如今文物艺术品迭爆天价的今天,文物和文化部门再沿用过去的老办法、老思路来管理市场,显然是跟不上形势了!
2、建议由国家科技部和文物局牵头,组织对科研院校进行的文物古瓷器的科研成果的总结、验收和适用的认定。鼓励多学科协同作战。并不断完善对相关科研工作的研究和对研究本身的立法。
3、尽快出台《民间收藏文物鉴定管理办法》,修订《拍卖法》,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尽快出台《文物艺术品拍卖法》,以加强对民间文物的鉴定、拍卖的管理和对消费者的保护。(现有《拍卖法》61条规定,拍卖人、委托人在拍卖前声明不能保证拍卖标的的真伪或者品质的,不承担瑕疵担保责任。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4、加强对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领导。现有体制,国家商务部出台对拍卖行业的管理法规,(注意:是普通拍卖行,不是艺术品拍卖行。)。日常拍卖活动的举办,需向工商部门备案。涉及艺术品拍卖的,需经各地文管会审批。各地拍卖行业协会,只是负责上传下达。也就是说,具有文物艺术品拍卖资质的拍卖行,实际上却是个“四不管”地带。因此,屡屡出现问题,也就不奇怪了!
综上所述,在对文物的科技鉴定这个问题上,社会是需要反思的。建国68年过去了,时不我待!为什么长期以来,许多科研成果却仍然只发表在内部校刊和学术刊物上,束之高阁,与社会脱节与公众绝缘?科技成果如何在与社会接轨,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努力减少摩擦、增强合力?为什么不被主渠道和政府部门重视的EDX-3600L能量色散X荧光能谱仪检测,却悄然地被许多社会公众所接受,并完成了从引进-组装-试用的华丽转身,且正在摸索出一条似乎合用的古陶瓷科鉴之路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讲得有点绝对,但总体上还是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前路漫漫,大道致远。若干年后,当我们回首今天,我们一定会为今天自己的抉择而感到自豪。在文物保护与传承的促进、弘扬的作为上,我们对得起后世!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