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古钱收藏热潮已离我们远去,但通过这些名家旧藏,仍能一窥泉界传奇人物之遗风。 作者 孙仲汇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是古钱学家们聚集之地,他们结泉社...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古钱收藏热潮已离我们远去,但通过这些名家旧藏,仍能一窥泉界传奇人物之遗风。
作者 孙仲汇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是古钱学家们聚集之地,他们结泉社、发刊物,兴起了一波收藏热潮。其时高手如云,学养兼优,收藏宏富,各有千秋,至今为人称道。
如南浔的张叔驯先生,堪称钱币界的传奇人物,其父张石铭以经营生丝进出口发家,此后又发展多种企业,遂为南浔首富。十多年前我曾去张氏故居参观,那是一大幢中西合璧的花园别墅。里面的柚木地板、彩色窗户、壁炉吊灯一应俱全,更有一个标准的西式舞厅,令人惊叹。
张石铭喜藏金石书画古籍,而张叔驯因受灵隐寺知客僧朗悟影响,爱上了古钱。凭籍雄厚财力,广征博收,来者不拒,南北泉商,云集门庭,不数年即珍稀盈箧,冠绝江南。
张氏藏泉中最著名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徐知诰的大齐通宝,因自号齐斋。其余如保大元宝、天德重宝、天册府宝等等应有尽有。除古钱外,于其他文玩也有涉及,又在上海购房,开销甚大。
适逢有某巨室旧藏欲一并出售,张颇心动,奈手头紧迫,欲向同侪商贷。时陈仁涛的绵纱生意正做得风生水起,于是美滋滋的拿了本支票簿说“要借多少任凭开口,我只要一个大齐通宝作抵押。”张一听立马回复,说“大齐是我斋名,岂能自摘招牌?”竟拂袖而去。前辈风慨,于此可见一斑。
解放前夕,张氏赴美,将五代辽金珍品及二宋铁母、洪武大中等带走,其余多留在上海,其中先秦至六朝的各式钱范就有一百多件,刀布币四百多枚,历代古钱不记数,估计有五千多,日本、朝鲜及越南古钱几大串。一次有人在翻看张氏的朝鲜钱,我在旁瞥了一眼,见到一枚隶书朝鲜通宝,一枚楷书高丽元宝,真是开了眼界。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这些藏钱即有少量流出,后来又有部分出现在市场。我有一次在某商店中见到一枚五五五铢,即《历代古钱图说》第六五六号,我知道这是张叔驯旧藏之物,于是立即买了下来。与此情况相同的还有一枚双面镇字钱(即天启背镇的合面钱)、乾隆通宝背宝泉宝泉刻花钱、十国南汉版式的开元通宝铜钱等等,从以上所述不难看出张氏藏钱的特色是“珍奇”二字。
以下是张叔驯旧藏照片。
一。五五五铢,即《历代古钱图说原物》,但书上的背图错了90度。
二。双面镇字钱,存世仅见二枚实物及一枚拓片。
三。乾隆通宝背宝泉,宝泉重文错范,外缘刻花。
四。张叔驯藏泉小塑盒,底有张氏藏泉阳文仿瓦当印,盒内为窗国通宝,窗国估计是金帐汗国的谐音,近年又新出二枚。
五。开元通宝小铜钱,为张氏留沪古钱之一,文字拙劣,风格与广东所出南汉小铅钱相似,左下有冷缩洞,品相不佳,多时无人问津,我见到后买下。
名家介绍
孙仲汇
古代钱币、青铜器研究专家。
浙江余姚人,1946年生。上海钱币学会理事,师从已故的上海博物馆钱币鉴定专家张公午先生。曾在复旦大学文博系、上大历史系、国家文物局郑州干训班、华师大文博研究生班等处兼课。
主要著作有《古钱》、《简明钱币辞典》、《古钱币图解》、《钱币鉴赏》、《古钱鉴赏趣话》、《中国钱币大辞典。元明篇》等。
本文系孙仲汇老师原创文章,版权归赵涌在线所有(包含文字、图片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与赵涌在线联系。已经获得授权的媒体或网站,在转载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赵涌在线”。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