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凡爱玉,免不得总会随身佩戴着一二件,或一牌子,或一坠子,或一戒指,或一把件,或一手镯。爱之所至,又是必会手摩心护,于是精血浸沁,一代一代地传承,玉器便都温莹可人,润熟如酥,古气萦回。
原标题:藏玉与爱玉
图1 妇好墓出土圆雕青玉虎头怪鸟
图2 妇好墓出土片雕玉鹿
图3 玉雕“双莲”摆件
图5 白玉牌
图7 明代玉镯
图6 古玉沁色
图4 汉玉带钩
文人士子都爱玉
天下古玩有个头,那便是玉了。
当然还不能忘了石头。石头来到人世间正巧是盘古开天辟地的日子,该是大自然中的寿星老爷。东汉人许慎作《说文解字》,其中提到玉,说“玉,石之美者”,一锤定音。既然如此,玉自然与石头同寿了。考古发掘证明,大约公元前5500多年,原始人类便懂得制作玉器,制作了自然是要收贮的。此后有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她爱玉可谓至极,竟陪葬了755件精工制作的玉器(图1、2),当然是她生前收藏着的。中国人收藏玉,不可谓不早吧?
王字加点是玉,石头不就是添加在王字上的那一“点”、一“坨”、一“块”吗?王字加块石头成玉,不就是石中之王吗?也就是“玉,石之美者”了。造字者的良苦用意,真个是挖空心思了,绝对的玄妙,绝对的耐人寻味,许慎呢,他只是点到为止罢了。
王者为尊,理所当然地,玉便渐渐地被人们顶礼膜拜起来。这玉,究竟美好到什么样子呢?直到春秋时期的孔子,终于将中国人对玉的评价作了个总结。他说“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意思是在他以前,夏商周甚或更早些的时候,学识渊博而又品德高尚的人,喜欢将自己与美玉相媲美,便要向玉看齐。于是,孔圣人满怀崇尊之心总结了古人对玉的认识,为美玉画了一幅工笔画,说玉有“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11种美德,是普天之下最尽善尽美的宝物。那么,“昔者君子比德于玉”就真是太对了。所以过去那些日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身上佩挂着的玉器是不会取下来的。晋代人卫玠风神秀异,他的舅舅王济为骠骑将军,但他总是说,见到卫玠就有“珠玉在侧,觉我形秽”的自惭。不单君子与玉,即是风度超逸、神采俊秀者,晋代人不也是将其与玉画上等号的吗?这就当然啦,“古之君子必佩玉”,不喜欢玉不亲近玉的人,不单谈不上学识和德行,简直连俊秀风流之辈都插足不进了。
这一来,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乃至俊秀风流的人自然是要佩玉的,希望自己跻身学识渊博、品德高尚乃至俊秀风流者之伍的男人们,只要尚有些买玉的钱,腰上也理所当然佩挂着玉,而且大多不是一两件,璜呀,璧呀,牌呀的好一串。腕上戴着玉,胸前坠着玉,腰间挂着玉,那年月,市上一片丁零声,带着“德”的人走到哪里,玉的合唱便奏鸣到哪里。
天长日久地演变着,人们发现,要与美玉比美德,无异于做个苦行僧,那样的十全十美是不现实的,那样的比法,可不是说说便办得到的。于是比比其中的几种,玉的11种美德中,“温润而泽”“垂之好坠”“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瑕不掩瑜,瑜不掩瑕”以及“气如白虹”,渐渐的尤为被人看重,这就人性化多了。
美玉当真是无价的
古玩商店的老板,给古玉定价的标准很特别。有人要是对他的一件玉雕“双莲”摆件(图3)爱理不理,爱要不要,他报价便可以是20000元,适可而止。要是你对那羊恋恋不舍爱不释手,报给你的价就会比报给那个人的高出一倍甚或两倍。你能说不可以吗?还有的识玉高手从地摊上一大堆零乱杂物中,花100来元淘来的汉代玉带钩(图4),一反手翻个100倍卖出去,那可是古玩收藏界司空见惯的事,一点不稀奇。
当然,有的玉雕美妙得令人说不出个一二三四来,就是感觉好得不得了。极像是劈面撞见一位姑娘,就那么一刹那便让你着了迷,而你,却说不出,她身上到底有什么令你着迷得神魂颠倒,没有理由可讲,就是一见钟情。这样的话,价格再离谱,只要你拿得出这份子钱,再贵你也会要的。
毋庸置疑,美玉值不值这个价,完全靠你用心评定,喜欢就贵,不喜欢就贱,物价局真的一点办法都拿不出。
这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们喜欢玉的原因呀,并非全是因为可以心安理得地“比德于玉”,可以陶陶然地比美于玉,很多的时候,连他(她)自己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有位女士有块洁白的玉牌子(图5),小小巧巧,莹莹生辉,十分可心。玉牌主题纹饰是两只鸟儿动作协调统一、比翼齐飞的画面。那你能说得明白,她究竟喜欢它的什么吗?恐怕还是很难!
究竟喜欢玉的什么,其实也用不着严加追究,就是使着力气地去追究,又未必追究得出个丁一确二,认定发自心底产生了那一份喜欢,也就够了。
天地间的古灵精怪
有趣的是,大自然与岁月合作,在“气如白虹”的玉上染抹上些许颜色,则又是别一种美丽,那可不叫玷污,那是大自然的杰作,称之为沁色(图6)。那是一种美丽,一片奇妙,一团迷雾,是一缕温馨的,春花秋月的芬芳气息。如同人的南柯小梦,梦中归来,总难叙绘得班班可考。
古人著文评说玉沁,说有沁的比无沁的好,多色沁比单色沁好,红色沁又比别的颜色沁好。这恐怕与画相同,彩墨画比水墨画更逗引人。而且,中国人喜欢“万绿丛中一点红”,视红为喜庆之色,红色沁便又当然的可以出将入相了。
这便又须说道古玉了。也是毋庸置疑的,玉和石头,双双都是地球上亿万年以上的住客,但石头就是石头,玉就是玉。当然的,西晋的陆机说得好,“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石头(非奇石)会因了玉而脱胎换骨,然而大多数石头仍然就是石头,不能与玉相比肩的。
一点不错,玉是沾了天地灵气的精灵。没有被发现之前,她蛰伏着,期盼着,终于有一天,伯乐来了,玉便来到人间,与人相伴相依,厮守一生。
举世闻名的和氏璧如何,它有幸遇见楚国人卞和之前,不就曾是荆山脚下的一块普通的、不起眼的石头吗?可悲的还是,卞和将后来的和氏璧、当时的这块璞玉献给厉王时,厉王说卞和是骗子,砍了他的左脚。武王继位,卞和让人搀扶着去献那块璞玉,武王也说他是骗子,砍了他的右脚。卞和不信,央央楚国,无人识玉吗?待到文王即位,他请人背着他去献那块璞玉。文王好生奇怪,有这样傻呆呆的骗子吗,送着一双脚听凭人家去砍?于是令玉工剖开“石头”看,果然是块上好的美玉,琢成玉璧,就是此后“肯要秦人十五城”,汉书载着的“虽出隋珠和璧,秪怨结而不见德”的和氏璧。
可见,识不识得玉很要紧,识不识得古玉同样是很要紧的。
诚然,我们说到有的玉上会出现沁色,那可是古玉才有的,那可是它携带着的天地间的灵气。沁者渗入,色要渗入玉中,有深有浅,有多有少,都是非天长日久不可。因此,不单古玉的沁色难以言表,古玉的温莹润熟,则更难以用言辞表述明白了。
大凡爱玉,免不得总会随身佩戴着一二件,或一牌子,或一坠子,或一戒指,或一把件,或一手镯。爱之所至,又是必会手摩心护,于是精血浸沁,一代一代地传承,玉器便都温莹可人,润熟如酥,古气萦回。手镯子更是得天独厚,一天到晚依偎着主人的肌肤。因着有主人的精血养护,传承二三代三四代,于是便有了人气,于是便通灵,足可冠之以传世古玉的美名。
古玉从深土中走来的很多很多,千百年风雨雷电的煅烙,千百年地火暖圵的煴煨,来到人世间,真的是鹤发童颜,别有一捧清真,别有一掬凝华。腾冲百米长的右所街道路改建施工时,在古玉作坊原址深土中,解救出一批明清玉器和边角余料,我有幸得到两只明代手镯(图7)。右所街曾是翡翠加工销售集散地,三尺土下即可能遇到玉。它们不单沾附着数百年天地间的灵气,又与许多传世古玉一道,在我的独羊居中小憩了几年。主人的盘弄玩味千回百转,让他日比一日的更加熟猾润亮,日比一日的更具通灵之性,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古灵精怪了。当然,大凡从深土中来的古玉,大凡在人世间随伴了好几代主人的美玉,自然都是脱不开古灵精怪的干系的。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万能发帖软件 www.teamczy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