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墩——古代女性的专属坐具
摘要:
绣墩具有古雅之趣,它在造型艺术上更是千姿百态,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栩栩如生,极富有艺术感染力。
原标题:绣墩:古代闺房里的一抹秀色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绣墩
绣墩,又名鼓墩或坐墩,是中国古董家具———凳具家族中常用及最富有个性的坐具,为凳子中的佼佼者,不仅灵秀,而且富丽。古代女子为了使自己的坐具显得更为美丽、高贵,便在绣墩上“铺锦披绣”,将其用艳丽、珍贵的锦绣包裹住,很多锦绣是出自主人亲手缝制,绣墩其名也是来源于此,这样看来绣墩也称得上古代闺房里的一抹秀色了。
铜珐琅绣墩
清乾隆 粉彩描金万花纹绣墩
绣墩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沈从文先生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介绍:“腰鼓形坐墩,是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绣墩的美,在于其形制的独树一帜,国人向来崇尚平衡、方正的肃穆美,古典坐具秉承这一理念,通常表现为四平八稳,以“方”为其形。而绣墩却“背道而驰”,以一种独特的圆润形象出现,外形秀气、体型小巧,体现出了闺中少女的几分娇羞。
清雍正 墨彩通景山水绣墩
清光绪 粉彩百蝶绣墩
中国传统家具以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做工精良而闻名于世。作为女性的专属坐具,绣墩的韵味不仅仅在于形制的秀美与工艺的复杂,更多的是其自身所散发的女性气韵,它不同于其他方正、威严的“男权”坐具,而是充满了女子的柔和与婉约。
清 小叶紫檀透雕小绣墩
清 五彩人物绣墩
绣墩座面的形式多样,除圆形外,还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绣墩又有开光和不开光之分,开光是指墩腰上有较大通透的光洞,开光有五开光、六开光。绣墩圈雕花精致,有海棠、竹节、藤蔓等,极富艺术感染力。
清同治 粉彩花鸟绣墩
清 青花绣墩
明清以来,紫檀木绣墩被视为极珍贵的文物,紫檀绣墩两端小中间略大,吸收了古代花鼓的特点,在上下两头各做出弦纹一道,雕出象征鼓钉的钉帽,既美观又简朴。那时的的绣墩,不仅是室内陈设,也常出现在园林庭园、亭栏楼阁之间,为天然之色,增添了一丝人文的气息,也方便了古人在困乏之时,亲近自然,在花草树木之间找到灵魂的栖居。
掐丝珐琅凤纹绣墩
清 青花缠枝双钱绣
红楼梦第三十八章《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就提到:“林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个绣墩,倚栏杆坐着,拿着钓竿钓鱼。”文中的绣墩在林黛玉的辉映下于秀美之中流露出一丝文雅。
绣墩具有古雅之趣,它在造型艺术上更是千姿百态,座面的式样除圆形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椭圆形等,栩栩如生,极富有艺术感染力。
清 六方浅绛博古图绣墩
清 粉彩石纹釉山水图小绣墩
墩面的装饰有镶嵌彩石影木,大理石、藤等,绣墩的制作木材也非常讲究,常用紫檀、花梨、红木等。
绣墩的美也在于不断地补充和发展,其形制并如同善于装扮的女子一样,随着时光流逝,变换着自己精致的妆容。鼓墩发展至今,其用途不仅仅是坐具,还用于装饰点缀,为现代生活传递着古代文化信息,成为了时尚的工艺品!
民国 粉彩人物纹绣墩
掐丝珐琅绣墩
民国 珊红玲珑木纹釉小绣墩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