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图片新闻 > 正文

《尖叫》《梦魇》等十幅世界名画背后的故事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15-04-03 来源:中国日报网

摘要: 蒙克以艺术家的眼光重新评估了自浪漫主义时期的精神病的界定,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世上本不该有疯人院,因为整个世界就是个疯人院。


  原标题:十幅世界名画的背后


《在里亚尔托治愈的疯子》


  维托雷·卡尔帕乔(Vittore Carpaccio)(1460-1525),《在里亚尔托治愈的疯子》。画作揭露了在中世纪是如何理解与对待精神疾病的。在里亚尔托桥边,一个被魔鬼夺取理智的男人奇迹般的被神父所治愈。这个男人的痛苦遭遇是宗教原因导致的,不是医疗或社会问题。


普林茨霍恩展览上的无名作品


  约瑟夫·福斯特——普林茨霍恩展览上的无名作品(1916年后)。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尖叫》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的《尖叫》。蒙克以艺术家的眼光重新评估了自浪漫主义时期的精神病的界定,然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世上本不该有疯人院,因为整个世界就是个疯人院。


《圣安东尼的诱惑》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圣安东尼的诱惑》(c. 1512 - 16)。这是一幅富有同情心的作品,是祭坛画的一部分,为一家医院创作的。


阿尔布雷特·丢勒——《抑郁症》


  阿尔布雷特·丢勒——《抑郁症》(1514)。在丢勒看来,忧郁是天才的象征——这种跌倒谷底的绝望正是渴望求知与创作的表现。这幅画作可视为是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泰奥多尔·席里柯——《疯癫的肖像》


  泰奥多尔·席里柯——《疯癫的肖像》(1822)。该画流露出对饱受抑郁折磨的女患者深深的尊敬和同情。抛开世俗的刻板印象和固有偏见,席里柯把精神疾病看作人类生存状况的一部分。


威廉·荷加斯——《疯人院里的人》


  威廉·荷加斯——《疯人院里的人》(1733)。这家臭名昭著的“疯人院”建立于中世纪,并早在14世纪就开始治疗精神疾病。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梦魇》


  弗朗西斯科·何塞·德·戈雅·卢西恩特斯——《梦魇》。刻画了一个沉睡的艺术家,在睡梦中被恶魔纠缠,表现了在18世纪那场试图改变世界百科、科学以及工业模式的启蒙运动的后期,理智的脆弱不堪。


居斯塔夫·库尔贝–《自画像》


  居斯塔夫·库尔贝–《自画像》(绝望的男人)(c. 1843 - 45)。在一个浪漫与狂喜的瞬间,库尔贝给他自己画了一幅“疯子”自画像,画中他看起来近乎疯癫,充满恐惧。


文森特·梵高–《耳朵戴着绷带的自画像》


  文森特·梵高–《耳朵戴着绷带的自画像》(1889)。是梵高割掉自己耳朵不久后所作的,他在这幅画中表现出相似的痛苦。或者这就是他?画中梵高的眼睛像蓝水晶一样,他的眼神敏锐而犀利,仿佛能看穿一切。


(责编:陈珍珍)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