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编者按】穿越时空,遇见良渚。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是良渚古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
【编者按】穿越时空,遇见良渚。良渚文化是中国史前时期最为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是良渚古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7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华第一城”确证五千年文明史。且在7月16日至10月20日,“良渚与古代中国——玉器显示的五千年文明”特展在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开展。五千年前的良渚玉器汇集了全国9个省市17家文博单位的260件(组)馆藏珍品“进宫”展出,这是中国最早的以玉器为载体的礼制社会的艺术呈现,也是良渚文化展览史上,以玉器为主的集大成展,还是良渚古城成功申遗后的首次亮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玉器有哪些?《中国美术报》为您一一解读。
· 良渚玉琮
良渚玉琮 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 图片来源:浙江省博物馆
此玉琮整器重约 6500 克,形体宽阔、硕大,构图独特,纹饰繁细,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堪称“琮王”。琮的功用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它是一种通天的法器,也有学者认为它是宗教权的象征。玉琮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个具象的神人兽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角尺形的长方形凸面上,每两节琢刻一组抽象的神人兽面图案,以转角的棱线为中轴向两侧展开,这种角部的人兽组合结构,是良渚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
· 神人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三叉形器 4.8cm×8.5cm×0.8cm 1987年浙江余杭瑶山遗址7号墓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三叉形玉器是良渚文化玉器中造型较为独特的器物。神秘、繁缛的纹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此件应属冠帽上的饰物。其外缘轮廓一般为圆弧形,上有三个分叉,三叉上一般都有钻孔,中叉的孔均为上下贯通的竖孔,两边叉上或为竖孔,或为牛鼻状隧孔,上下贯通而不显笨重呆板。出土时中叉相对处往往有玉管相接,使用时应是贯穿于一起的,与长管存在匹配关系,同时体现了对称均衡的美。依据钻孔可分为中叉贯孔、三叉均有直孔、两叉有系孔、两侧有穿缀孔及底部有铆孔等。最上方为五组冠帽内的羽状线,可与两叉神人冠帽羽状线拼合,造型导致视觉重心低而显得敦厚沉稳,弧线曲折优美、柔中带刚。纹饰一般有素面、一面纹饰、双面纹饰之分,中叉部位刻划兽面纹,兽面重圈大眼,斜上下为尖喙状眼角,鼻梁和鼻端纹样不明显,或移至眼梁部位,突出刻划獠牙阔嘴,兽面大眼上方有左右对称的螺旋和线束纹样;正、背面均平整,背面有取料时的凹缺,正面阴线刻划神人兽面像,依据背面特征有平面和有凸块两类,玉器曲直对应、刚柔相济。
· 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
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玉冠状器 5.8cm×7.7cm×0.35cm 1987年浙江余杭瑶山遗址2号墓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玉冠状器,又称玉梳背,为良渚文化玉器中的典型器类,出土时一般位于墓主人头侧。不仅出土数量较多,且器形的变化规律也清楚。这件玉冠状器有绿斑处透光,整体为介字形冠状,整器平微凹,背面弧凸,凸面光素无纹,两侧内弧收,下角内凹弧。正面居中阴线刻划神人兽面像,神人上肢和兽面下肢省略。兽面下有一椭圆形镂孔。器的底边装饰一道卷云纹带,底边近榫头部位阴线刻划一条由螺旋线和小尖喙组合而成的纹样,纹样以中间的交互螺旋线为中心向两侧展开。可能是为了不影响神人兽面像的整体布局,冠状器的椭圆形镂孔被移至神人兽面像的下方。在构图上将虚实有别的神人与兽面和谐巧妙地布于方寸之内,将玉件有限的体积,加以无限地扩大、夸张,突破视觉的空间局限。凹面阴线刻纹,上部刻神兽图纹,神人兽面像两侧为鸟形象,鸟身刻纹与兽面大眼完全一致,一对小鸟相伴左右正踌躇满志,可谓“妙造自然”,是“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
· 神人兽面纹玉钺
神人兽面纹玉钺 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12号墓出土 浙江省博物馆藏
玉质的有孔斧出现于良渚文化时期。良渚文化的玉斧器型宽大扁平,制作规整,磨制精美,锋刃薄而锐利。斧柄的制作工艺也很精美,柄的两端通常都有玉石或是象牙制成的端饰。
此钺杖一套,位于墓主身体左侧,玉钺刃部朝西。钺杖出土时龠、镦之间距离约80厘米,钺柲上还镶嵌有小玉粒。
玉钺透光,一侧夹少许褐斑,另面沁蚀严重。整器呈“风”字形,两侧略向内凹弧,左右不对称。肩部较为粗糙,隐约可见捆扎痕迹或刻划痕迹,钻孔较小。在刃角上各雕刻图像,两面对称。上角为正面的浅浮雕神人兽面纹,神人脸面作倒梯形,重圈圆眼,两侧线刻眼角,宽鼻翼,阔嘴露出上下两排牙齿。头戴刻卷云纹帽,外饰高耸宽大的羽翎,羽翎成宝盖头轮廓。脸面与羽冠帽均为微凸的浅浮雕。神人上肢以阴纹线刻而成,上肢作弯曲状,抬臂弯肘,五指平伸。上肢与前胸密布由卷云纹、弧线、横竖直线组成的繁缛纹饰。在神人胸腹部位以浅浮雕琢出兽面,重圈眼,用两个椭圆形凸面象征眼睑,以连接眼睑的桥形凸面象征眼梁,宽鼻勾出鼻梁和鼻翼,宽嘴刻出双唇、尖齿和两对獠牙,上下獠牙伸出唇口。兽面的眼睑、眼梁、鼻上刻以卷云纹、弧线等纹饰。兽首下方阴刻一对蟠曲的前肢,其上刻满了卷曲的纹线,兽爪尖利,据地俯卧。神兽上下相合,如驾驭之形。钺的下角浅浮雕一抽象的鸟纹,鸟的头、翼、身均变形。此钺以其神、兽、鸟纹刻划精致,寓意神秘,因而有“钺王”之称。
玉钺:17.9cm×14.4cm×16.8cm×0.9cm,孔径0.55cm
玉龠:4.7cm×8.4cm×1.35cm
玉镦:2.8cm×8.3cm×2.3cm
玉龠光泽感好,素面无纹,局部稍有沁蚀。外形如舰首,前端外伸略翘,后端较平直。出土时上翘部位朝东,上侧分割为不等长的高低两个略为弧凹的顶面,下侧平整。底面稍偏一侧钻挖一扁卯眼,卯眼内侧仍可见纵向排列的实心钻痕。两端弧尖,两侧稍向内凹,偏上处有一周弧脊线。
玉镦光泽感好,侧视为不规则的“凸”字形,上视为扁椭圆形。底面中部有橄榄形凸面,与柄相接面琢磨出榫头,榫头中部又钻挖成扁卯孔,为斜向的一排实心钻掏膛而成,榫头两侧中部各有一个与卯眼相通的插销小孔。■
· 龙首纹玉镯
龙首纹玉镯 2.65cm×8.2cm×6.1cm 1987年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号墓出土 良渚博物院藏
这件龙首纹玉镯玉质沁为灰白色,镯体宽厚,整体作宽扁的环状,内壁平直光滑,外壁琢刻出4个凸面,利用外壁的宽平面琢刻同向且相同的“龙首”形图案,并延伸至镯体上下端,组成立体的、首尾相衔排列的龙首图纹。若以平面加侧面进行观察,其形态与中国传说中的龙近似,以往曾将这种形态的玉器称为“蚩尤环”。
龙首图像以浮雕法突出于环体的外侧,为宽扁嘴,露出平直的上唇和牙齿9-10枚;上唇两侧琢出圆形凸起的鼻孔,宽扁的鼻部与上唇平齐;上端与鼻孔相应的部分琢出一对圆突的眼球,外饰一道圆形的眼圈,两眼上方用阴线刻出一对类似触角的短角,颇似鹿茸;短角之上以浮雕显现近方形的两耳;眼、鼻之间阴线刻双线菱形图案,菱形正中阴线刻小椭圆形,整个纹饰图案饱满而有灵气。另外,纹饰侧面还用很浅的浮雕和阴刻线条表现深而长的嘴裂以及鼻和头部的侧视外形。从平面加以侧面细品图像各部,眼和牙似牛或鹿,鼻如猪,角和耳则非牛非鹿,似为各种动物的综合,与我国传统观念中龙的形态颇为相似,因此定名“龙首纹”。■
(本版图文资料来源于良渚博物院,鸣谢故宫博物院协助联络)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