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拍卖
新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阿里·求马:扎拉莫雕刻翘楚

张雄艺术网 http://www.zxart.cn发布时间:2024-05-17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韩蓉

摘要: 《祖父母》落成后,一直放在我们在达累斯萨拉姆市的艺术基地,护佑着我们每个人;后来跟随我们离开了他们的故土——坦桑尼亚,不远万里来到了东方古国——中国,在我们的祖国安了家。1997年,它们在北京展出,仅仅半...

标签:


    阿里·求马和他的“祖母”——3米巨型红木雕

      阿里·求马(Ali Chuma)是坦桑尼亚东部沿海地区的扎拉莫族人(Zaramo),出生于1942年,2005年去世,享年63岁。

      阿里六七岁时开始跟从爷爷学习雕刻日用器皿,如木碗、木勺、木梳等等,十三四岁时师从扎拉莫族雕刻艺人赛兰曼、纳索罗学习雕刻人物和动物。他从小掌握了良好的使用工具技巧,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加上他天资聪颖,很快就能独立创作人物造型。上世纪60年代,阿里创作了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雕刻作品,其艺术造诣和知名度与已经风靡世界的马孔德乌木雕艺术并驾齐驱,共同成为非洲艺术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阿里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生活中,无数人物的形象给予了他创作的宝贵素材。他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常常把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作为雕刻的主要对象,他曾对笔者说:每当自己拿起刻刀开始创作时,首先闪现在眼前的就是他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的形象,强烈的创作冲动不由自主地撞击着他。因此,在阿里的雕刻精品中,绝大多数都是他亲人的形象,如现在摆放在达累斯萨拉姆市乞力马扎罗国宾馆大堂的一对高2.5米的巨型红木人像,就是他父母亲的形象。

      阿里的创作对象大部分与老人有关,他也最善于表现老人。无论从老人的体态还是面部表情,都有独到之处,不难看出阿里对老人的深刻理解和细致观察,由此也成就了他的艺术。阿里最成功的杰作,也是中国艺术界最为赞赏的,莫过于一对红木雕《祖父母》,创作于1995年。

      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天,我和爱人驱车去位于达累斯萨拉姆市城郊的MIKONO手工作坊里的阿里工作室。阿里的房间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雕刻品,而我一眼就发现了靠在墙角的1.6米高的“老人”,顿时被吸引,它由一根完整的乌木段雕刻而成。老人的头微微前倾,额头的皱纹清晰可见,全身保留原始树皮,好似穿着一件长袍,右手拄着一根长长的拐杖。简单干净的寥寥几刀,刻出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老人,简直太传神了!我毫不犹豫决定“拿下”这件作品,阿里因此得到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异常兴奋,我们愉快地聊了起来。他自豪地介绍这件作品:“这是我的父亲。你们若有更大的木头,我会雕出更好的,让你们惊喜!”听了他的这番话,我自然非常期待,想象着那将会是多么高大雄伟的作品!于是我们立马商定,由我们给他解决木头。大约一个月之后,我们专程去坦桑尼亚南部林区,这是一处丰富的森林资源地,生长着各种珍贵的树种,如乌木、鸡翅木、红木、橡木等等,最终,我们寻到了两棵树干粗壮、树叶茂密的非洲红木(Mninga),一棵3米高,另一棵3.4米高,被我们从500公里之外运回了达累斯萨拉姆市。阿里看到后,激动得两眼放光,说:“我要雕我的祖父母,纪念他们!”后来听他讲述他与祖父母的故事,我很受感动。原来,他幼年时父母双亡,由祖父母抚养长大。两年前,二老相继去世,他心心念念想着还没有来得及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我安慰他说:“你不要难过纠结,你可以用这两根木头雕出他们的形象,寄托你的哀思,让《祖父母》永远陪伴着我们大家,这多有纪念意义呀!”

      阿里倾注了他的全部情感和精力,创造了他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满意的作品,完成了他的心愿。他心中的《祖父母》慈祥、善良、勤劳,以作品的形式永远活在人间。

      《祖父母》落成后,一直放在我们在达累斯萨拉姆市的艺术基地,护佑着我们每个人;后来跟随我们离开了他们的故土——坦桑尼亚,不远万里来到了东方古国——中国,在我们的祖国安了家。1997年,它们在北京展出,仅仅半个月展期的展览,让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认识了非洲的《祖父母》,听到他们的感人故事。现在,《祖父母》是中国美术馆收藏的珍品。

转载旨在分享,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请扫描新闻二维码

用户评论

加载更多+

3D推广
  • 侯晓峰3D艺术画展

  • 王心悟3D美术馆

  • 洪瑞生3D艺术馆

  • 唐勇力3D艺术馆

推荐艺术家
  • 查世煜

  • 于少平

  • 方宋

  • 喻冬友